2017年3月5日星期日

说偏见

其实笔者人生阅历尚浅,不敢轻言了解人性。今日就当前社会主流的几个思想说说个人的看法。
首先是一个甚嚣尘上的说法:女性需要独立。
这话本没有错,因为就算我们改了主语,仍然是具有普世价值的。而至于由此衍生的一些说法,实在不敢苟同。
有些人将女性独立解释为交往中感情只得八分真,不可全抛一片心。乍听之,似有种“过刚易折”的哲学思想在里头。那些苦口婆心劝诫女性婚后不可将全部希望压在丈夫身上,要有独立的经济来源,实在不能说是不殚精竭虑苦心孤诣。然而他们都似早已高瞻远瞩,看到了每个男人的出轨,每个丈夫的不称职,每份婚姻的不和谐。然而他们似乎看不到一个真正独立成熟的个人的素质衡量。他们认为女性没有那么容易从挫折中起来,所以应该一心二用早做准备;他们认为女性失去了工作就失去了所有将自己变得更好的途径,社交是唯一能够升华女性的方法;他们认为一个女性应该保持一定的“价值”,才能在接下来的“婚姻市场”上有选择的权力和余地,而这“价值”就是所谓的健身时尚化妆和一些鸡汤文。
我想说,以上的观点我都不认同。虽然他们说的确实很现实。
感情一事,在于真挚。古人所谓“相敬如宾“,实在算不上什么好的典范。年轻人的两颗火热的心,就该火热地燃烧。如果因为怕受伤害而畏葸不前,或者想等着碰到对的人火花四溅,说上一句终于等来你。其实这困境就像苏格拉底的果林。你没法知道这个人是不是要陪你余生,但你要知道,眼下他就是你看到最大的那个果子。就像薛定谔的猫,打开未来的箱子之前,它既是美好的,也是悲伤的,这不是一个事实,而是两个并存的状态。如果没法做出最好的选择,那么认真去爱一定是一个不会后悔的决定。不要去想着退路,不要把鸡蛋放在别的篮子。全部的忠诚和全部的付出,往往能够增大你获得幸福的可能。另,个人愚见,我们从小收获了各种不求回报的爱,有时候付出爱,也是一种快乐。爱一个人是想让对方快乐,但也是想让自己快乐。归根结底,还是想要自己快乐。如果能从思想上塑造出奉献是快乐的观念,那么人生会有趣很多。
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人,不应该在表述上和男性有任何差别。现在女权主义声势渐长,号召要为女性获取该有的平等公平的权利。出发点上是好的,我们也不去评说不可避免的老鼠屎譬如女权癌。但是这个思想的提出本身便意味着将女性放在了弱势地位上,并且提倡者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。事实上,人权斗士应将目光放在所有的弱势群体上,而不是单独将女性这一角色符号化。如果能够正视女性作为独立的个人,那么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,不偏不倚地看待。自然界的选择,优胜劣汰。人类发展至今,女性不可能只是单纯作为一个具有作用的种类而存在。在他们没有看到的地方,其实女性是生存下来的强者。君不见,“肯爱千金轻一笑”,其实在良好的男女关系上,女性是占据主导地位的。不管什么性别,不管什么年龄,没有绝对的弱势群体一说。首先要做的就是摆脱“弱势群体”的定位。
最后,虽然我们是共产主义社会,但是认可的是市场经济。婚姻也难逃厄运,沦为了“婚姻市场”。目的不纯粹,那么结果也难预料。人学习的意义不是为了显得有价值,而是确实有价值。所谓“书是给你自己读的”,那么也可以说“书不是给别人读的”。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才有意义,才不枉费人生短短数十载。而自信的人,可以让别人也相信他具有价值。
以上驳斥一些说法,其实到不仅仅在于女性。换个主角,男性也是如此。本来人就该平等。
当然,社会如此,你又能说这是谁的过?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